彩云之南描摹边疆发展秀丽画卷
2022-06-29 农民日报 第004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2021年年底,32岁的玉发罕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固定工作,那就是在家门口的火车站当安检员,每月工资2000多元。玉发罕家住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养镇景坎村,她工作的火车站正是中老铁路重要站点之一——野象谷站。
这份工作,玉发罕尤为珍爱。她乐呵呵地说:“工作之前,在家里种火龙果、种芒果,割橡胶,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有份在火车站当安检员的工作。看着那些南来北往的人,我也好想出去看看。”
景坎村曼满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岩温告诉记者:“村里种火龙果的人很多,以前靠汽车运,到昆明差不多得十几个小时,费用很高。现在有了火车,几个小时后就到昆明了。省下来的运费,就是赚到的。”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融入全国发展大局,坚定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坚决守住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云南边疆高质量发展找到了“靶子”,找对了“路子”。
借力中老铁路 串起云岭“明珠”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其线路北起昆明市,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过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继续向南经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到达老挝首都万象市。
中老铁路的开通对密切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其作用与意义更是非同凡响。正是这条钢铁“巨龙”,让云南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宽敞,也串起了云岭大地上散落的颗颗明珠。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元江县)有幸成为其中的一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县城,在中老铁路开通后,便异常热闹起来。元江县委、县政府开始积极行动,制订计划,推进项目,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拥抱铁路经济。
元江县常务副县长曹玉菲告诉记者:“目前,全县正在谋好做实‘铁公机联运、设施配套、康养文旅、业态布局、城镇发展’5篇文章,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功能的通道经济生态圈,让中老铁路成为推动元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涡轮增压器’。”
作为元江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的芒果产业最早受益。有着30多年芒果种植经验的果农李钢见证了元江芒果产业发展的点点滴滴,从老品种到新品种,从传统销售到电商平台,从小车拉货到高铁飞驰,尤其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让元江芒果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外交流合作科科长黄波介绍,中老铁路的开通,在推动货运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巨大的客流量。普洱市正在铁路沿线打造一批生态体验、普洱茶之旅、普洱咖啡之旅、森林康养、民族文化体验、庄园度假等旅游产品。
据相关测算,2022年1-5月,普洱市接待游客1499.43万人次,同比增长24.8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31%,实现旅游总收入154.45亿元。
如今,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已满半年。截至目前,累计发送旅客327万人次,其中国内段286万人次、老挝段41万人次;发送货物403万吨,其中跨境货物64.7万吨。
用好RCEP 助推产业拓圈
一直以来,花卉、水果、坚果、蔬菜、烟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都是云南向东盟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而今,随着RCEP政策实施和中老铁路开通,这些传统优势产品正在形成新的竞争力。
今年1月1日,由15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全球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实施。当天,昆明海关审核打印出了云南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在距离昆明300多公里的大理,当地海关也成功签发了一份中日两国间RCEP原产地证书。
这两份原产地证书,其中一份是价值38.1万元(人民币)、销往泰国的鲜切花;另一份是大理巍山生产的价值25万元(人民币)、销往日本的脱水葱,它们分别在享受零关税和关税减让政策之后,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利用好RCEP政策,助推农业特色产业拓圈南亚、东南亚市场,在今年1月底,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加快对接RCEP行动计划》,聚焦RCEP关税减免、新增承诺、开放边境、规则体系4大板块,并且明确了20个重点领域40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其中多项行动涉及农业领域。
普洱的茶与咖啡、西双版纳的水果、玉溪的蔬菜、文山的三七……一个又一个特色产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重新布局市场。
农特产品走出去了,农业企业也要跟上。
为此,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发挥绿色食品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服务平台功能,服务对接好涉农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同时,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引导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开拓跨境合作新途径。
据了解,截至目前,在境外投资的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60家。
推进兴边富民 走稳振兴之路
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是我国拥有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其实,在巨大的沿边优势背后,还有云南坚定扛起的兴边富民的艰巨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危旧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脱贫攻坚、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一系列兴边富民工程的实施,让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龙乃村已经变成了如今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龙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爱军说:“党没有忘记我们边疆人民,没有忘记我们佤族群众。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在龙乃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佤族寨子,我们佤族人的生活也变了模样。现在全国都在推进乡村振兴,我们也不能拖后腿,大家伙儿也都撸起了袖子,正加油干着呢。”
距离龙乃村千里之外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的老寨村,在经历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之后,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还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人气十足的红色旅游村庄。村民开民宿,办农家乐,腰包赚得鼓鼓的。
兴边富民不止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边民互市贸易也是重要的路径之一。这几年,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创新“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让边民互市贸易也变得更加便捷,让更多的边境群众实现了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口岸监管三科副科长董燚介绍:“‘互联网+边民互市贸易监管模式’采用‘线上推广、线下交易’的方式,支持非现金支付结算。群众通过互联网在平台上选择及订购商品并在互市场所开展线下交易,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交易效率。”
从事边民互市贸易已经有6年多的边民陆建雄表示:“海关实施的‘互联网+边民互市’改革,实现了全程电子化、智能化,通过‘边互通’手机App,委托代理申报,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节约了很多时间和成本,真的很方便。”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