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安哥拉的投资风险和机遇
2021年4月,亚洲商法期刊(Aisa Business Law Journal)网站发布了一篇介绍外商在安哥拉投资风险和机遇的专家简报。以下是ICOVER安投平台专家对该文章主要内容的摘译,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编者及发布者的立场。
整体展望
安哥拉是一个人口超过3100万的国家,全国划为18个省,首都罗安达(Luanda)有250万常驻人口。安哥拉以“非洲大陆第二大石油生产国”闻名,并在其他一些产业具备发展潜力,比如采矿、农业、建筑、发电、渔业和旅游业等。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哥拉已经历了一波政治、社会和经济革新。2002年,紧随该国独立战争(1961-1974年)之后的长期内战(1975-2002年)宣告结束,该国经济随后得到“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推动,使该国一跃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首都罗安达也成为了非洲大陆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但如果没有安哥拉法律框架和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固,这样的发展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在安哥拉,立法权来源于国民议会,并部分与行政权的持有者——安哥拉总统共享。1992年安哥拉宪法获得批准后,该国实行总统制。安哥拉也具有民法体系。
经历了5年的经济大幅下滑,又受油价暴跌的严重影响,安哥拉全国GDP从2014年的1450亿美元降至2020年的880亿美元。占该国出口近90%的石油产量也出现下降:全国总产量从2015年的每日170万桶,降至2019年的每日140万桶。
油价暴跌、国民生产下降,以及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致使安哥拉的公共债务在2020年升至该国GDP的123%。经济危机还导致安哥拉本国货币大幅贬值,通货膨胀也自2015年以来持续动荡。
安哥拉政府已通过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限制性货币政策、财政整顿等改革措施,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背景机遇
2017年以后,安哥拉政府启动了数项倡议举措,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在政府近期扶持的政策中,着重强调了一项名为PROPRIV的“大规模私有化”计划;其包括处置许多国有资产,以及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矿业公司Endiama、电信公司UNITEL等知名国有公司的股份。该计划设想,一些私有化将通过在“安哥拉证券市场交易所”(Bodiva)上市实现,以促进该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
除了PROPRIV计划,安哥拉行政当局还寻求通过解决该国主要挑战之一——基础设施匮乏问题,以创造更多的商业机遇。通过探索启动“公私伙伴关系”(PPPs)的可能性,安哥拉试图通过大型公共工程改善其基础设施。
目前,数个基建项目正在进行中。纳米贝(Namibe)港口项目重获建设资格,以及在卡宾达(Cabinda)建设最新炼油厂项目的开发,都是安哥拉行政当局近期开发项目的例子。诸国际金融机构也在安哥拉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已启动新的国际招标流程,以寻找合作伙伴在首都罗安达以北的丹代港(Dande Port)开发一个石油存储基地。
安哥拉的关键行业也已经历了重大改革,持有石油、天然气和钻石开采权的公司均进行了重组。比如,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实体:
(1) 安哥拉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管理局(ANPG),系开采权的持有者;
(2) 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Sonangol,其专注于石油的勘探和开发活动。
上述这些改革旨在扭转安哥拉石油产量的下降。ANPG计划到2025年,投标陆上和海上盆地的55个新石油区块。该国的矿业部门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并推出了一些新的特许权。
此外,一些引人注目的监管政策进展包括:2018年颁布的《竞争法》和2020年颁布的《反洗钱法》;现行的《私人投资法》也有待修订,一项破产法律已经获得国民议会通过。
法律展望
在安哥拉进行投资之前,充分了解监管和法律框架至关重要。投资者不仅必须了解该国法规施加的限制,以及适用于特定部门的局限因素(例如,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所谓“当地成分要求”),还必须了解哪些法律上和实践中的局限因素,可能会对投资活动构成阻碍。
安哥拉现行的外汇管制措施,以及获取外汇经常性的难题,可以说是目前外国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私人投资法》,外国投资者必须有一个经过“投资和出口促进局”(AIPEX)批准的私人投资项目,才有资格自由地将红利汇出安哥拉。《私人投资法》还为外商在安哥拉的投资提供一般性保护,只要相应的项目得到充分实施,外国投资者就拥有提走红利的一般性权利。安哥拉国民议会已于近期修订了《私人投资法》,但修正案尚未在官方公报上发表。
预计国民议会将推出更多有利于投资的措施,比如重新引入契约制度,这将使大型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者受益于税收激励。2018年,在安哥拉所谓战略行业(旅游、运输和物流、电信和信息技术)内的投资项目中,原本由该国公民或实体的股本和管理参与而形成的“安哥拉伙伴关系”,已经停止存在。
安哥拉新的行政当局已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在几个省份建立了经济自由贸易区。2021年早些时候,安哥拉政府经济与规划部宣布,安哥拉希望与日本、莫桑比克和中国等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s)。
双边投资协定旨在为各签署国进行的投资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这是由于这类协定通常会列出平等待遇、保护投资免于被征用或国有化的条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这类协定包含了在出现投资争端情形时的仲裁条款,但安哥拉目前还不是联合国“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所依据的《华盛顿公约》的签署国。因此,上述协定中大多数的仲裁条款,都属于“临时仲裁”。目前,安哥拉政府已经批准该国成为《华盛顿公约》的签署国,国民议会的正式批准时间有待确定;预计安哥拉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并遵守《华盛顿公约》。
结语
目前,安哥拉正在积极努力地使其经济多样化,并正在采取重要措施向更加市场化的经济转型。在安哥拉行政当局寻求促进该国不同商业部门投资的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在该国享有了许多投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总之,尽管安哥拉当局采取了相关措施,以创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但外国投资者应始终认真分析在该国投资的潜在风险,并事先了解该国监管和法律框架下的各种潜在问题。
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