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能否为外贸注入新动能
2021-05-24 经济日报 第1版
本报记者 顾 阳
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综合保税区近年来已成为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达1.41万亿元,增长29.2%,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中占比达12.1%,尤其是综保区对外贸增长贡献度已超三成。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参照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和港口等功能于一体,是我国除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作为打造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之一,综保区对于稳外贸稳外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些天,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空客A350宽体客机完成和交付中心正在进行投运前的最后准备。这是继A320飞机总装线和A330宽体机项目落户天津后的又一重大航空合作项目。
“A350飞机抵达天津后,需把零部件送到综保区内另一家企业古德里奇进行检测维修,但飞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报关的,这样的拆解维修业务没办法开展。”天津海关办公室副主任陈嘉亮告诉记者,天津海关充分运用自贸区和综保区政策优势,创新性出台了航空产业全链条集群监管模式,把保税区内航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实现了飞机零部件在综保区内自由流转和检测维修。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司长陈振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早在2019年1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努力把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综保区开放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功能叠加与融合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31个省份共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63个。其中,综合保税区150个,保税区9个,保税港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1个。目前,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规划面积约448平方公里。
2020年以来,海关总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激发企业活力,积极推动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综保区创新优化监管模式,优先将“两步申报”“两段准入”“两区优化”等重点改革在园区内落地推进,区内企业账册备案、税款补缴等业务实现“秒办”。
在促进产业转移升级、服务中西部对外开放发展等方面,综保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重庆、四川、河南3省份综保区进出口值在所在地区同期外贸占比已连续多年超过六成。以成都为例,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总额1360.4亿元,同比增长26.2%,连续3年位居全国综保区首位,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外贸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此外,一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疫情下承压前行、逆势成长,成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特别是在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面,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
“为吸引消费回流,服务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我们首创了‘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改革试点,综合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与免税政策相叠加优势,帮助免税品经营企业实现了‘线下免税品销售+线上跨境电商销售’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北京海关行邮监管处处长白锋表示。
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一系列新需求,北京海关开展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医药进口试点,开通了全国首条“一带一路”快速铁路跨境电商运输线,争取了首批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试点和跨境电子商务退货试点,通过“以增量带动存量”式跨境电商特色监管模式的探索,推动了北京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以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文化贸易等为代表的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新业态正在成为综合保税区功能转换的关键。陈振冲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推进综保区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传统业务,支持研发、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先行先试,逐步将综保区以货物贸易为主拓展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促进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新业态发展,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