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贸促会助企业正确认识欧盟经贸政策,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原标题:帮助企业正确认识欧盟经贸政策
为了应对全球疫情,更好开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北京市贸促会近日举办“中欧经贸趋势、政策法规环境”公共讲座,北京市贸促会一级巡视员、副主任马长军主持会议,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北京进出口企业协会、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和北京电子商务协会等单位组织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参加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围绕中欧经贸关系、中欧投资协定以及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合作领域为与会企业进行讲解。
“同大国的关系比如中美关系一直被定位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实中欧关系在我国整体外交政策当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介绍说,中欧经贸关系实际上一直存在正增长的需求。根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全年双边贸易额为6495亿美元,增长4.9%。同时,欧盟是我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2020年年底欧盟在非金融领域对华投资的存量达1182.7亿美元。目前,我国在高铁、核电等领域与欧洲进行技术合作和引进,比如德国西门子的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等。“可以说,在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中,欧盟与我国的技术合作排在第一位。” 孙永福说。
尽管如此,孙永福表示,对比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相互投资,欧盟对我国的投资分量仍然较小,双方的经济融合不充分,因此中欧投资协定就显得非常重要。去年年底,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作为一个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经贸规则协定,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过传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结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4个方面,双方都作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场准入承诺,所有规则都是双向适用,将为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惠及中欧双方企业乃至全球企业。
“中欧应当突出合作,在竞争领域协调相互立场,将冲突领域控制在较少的部分。” 孙永福认为,关于中欧重点合作领域,企业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抗疫方面的合作,比如疫苗研发、分配。目前,中国的复星集团跟德国有疫苗研发方面的合作。其次在高科技领域,5G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方面进行合作。另外,依靠欧洲多年的经贸话语权和中国庞大的市场份额,中欧可以一起开拓非洲、拉美等第三方市场。孙永福表示,中欧在全球治理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的诉求,应当重视多边机构的改革。特别是WTO已选出新任总干事,如何保持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行将成为一大挑战。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欧盟对中国进行制裁,但如果制裁向经济、科技等方面继续延伸,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2021年,面对全球化、技术演变和全球价值链的建立,中国的迅速崛起,数字化转型等全球趋势,欧盟出台《2021年欧盟贸易政策报告》。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管健介绍说,欧盟贸易投资新政策显示出欧盟三大核心目标:增强欧盟维护自身利益和权利的能力;支持欧盟经济的复苏,向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转型;重塑全球贸易规则,面向更加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全球化。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世贸组织改革、绿色转型、支持数字化转型和服务贸易、加强伙伴关系建设、加强贸易协定实施和执行等内容。“从整体来看,欧盟的新贸易政策文件内容可概括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两方面,这也是欧盟一向注重和推崇的领域,因此企业在这两方面仍存在机遇。”管健提醒,关于欧盟加强贸易协定实施和执行方面,欧盟最主要的目的是强化执行相关贸易执法工具,保护欧盟的公司及公民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但有可能导致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待遇。
“目前,欧盟向美国靠拢的趋势比较明显,并且越来越强调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要性。”管健表示,新贸易政策有助于恢复欧盟—美国作为全球改革引擎的领导地位。同时,中欧投资协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长期来看双方裂痕有可能撕扯得越来越大,造成负面影响。除了中欧之间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欧盟内部一直在加强监管和执法,这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挑战。欧盟的监管不仅包括投资审查、投资安全、个人数字隐私保护等,还包含人权、劳工和不公平贸易等方面。管健提醒,如果企业在欧盟进行长期经营和运作,将面临监管和执法双重挑战。为此,企业应尽可能多地去关注目标国发布的政策、法规、文件,及时跟踪。如果企业是在当地经营,要遵守当地的国内法,采取合规经营手段来规避监管和市场的风险。
自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缩减,各国政府部门陆续出台新政策新规定。北京市贸促会每季度举办国际经贸系列公共讲座,帮助企业正确认识贸易政策新变化和新情况,及时调整业务重点,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