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实效的AI,正在重塑快手的商业引擎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窄播,作者:李威,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过去三年里,持续的AI研发投入和应用创新,正在给包括快手在内的中国科技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能,甚至在不断拉高中国科技公司的天花板。
从2023年全面启动AI战略开始,AI已经渗透进快手的不同业务环节,开始产生实际的落地效果。其中,磁力引擎开始朝着「下一代AI智能商业引擎」的方向进化,推出磁力开创、女娲数字人、数字员工T、UAX全自动投放等AI工具,为商家生意提质增效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大模型能力不断融入具体场景,快手AI的能力提升已经开始带来业务数据的变化。最新的财报显示,可灵AI累计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2024年Q4快手AIGC短视频营销素材日均消耗突破3000万;商家使用全自动投放系统(UAX)的投放消耗已占外循环总消耗的55%以上……
在刚刚举办的2025磁力大会上,快手进一步介绍了AI正在如何重塑商业链路的各个环节,尝试描绘出一个更加清晰的AI智能商业引擎的搭建框架。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框架包含的三个核心目标:内容生产门槛更低、需求洞察更具确定性、交易决策效率更高。
这三个目标是「老问题」,每个品牌、商家都在持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案。快手高级副总裁、电商事业部负责人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认为,快手当下正在做的就是用「新方法攻克老问题」,依靠AI技术引领的商业化工具创新,给到客户更加扎实、更有诚意的帮助和价值。
建设能摸到的AI能力
从目前行业通行的水平看,短视频平台千次曝光收入(CPM)大概是几十元钱。如果在商业化分发引擎里调用大模型能力处理请求,千次曝光的成本约为40元。较高的成本是限制大模型在商业化引擎中进行应用的重要因素。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产品,正在引领的大模型技术提升,带来了更确定性的变化。DeepSeek通过强化学习和COT技术突破边界,在数学和代码的推理能力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通过工程优化以及技术创新,也让性价比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这让快手看到了AI从助力商业化营销,向重塑一个新的商业营销模式的可能性。
自2023年全面启动AI战略后,快手打造了包括快意语言大模型、可图图像生成大模型、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等在内的大模型矩阵。在此基础上,快手针对商业化链路不同环节开发了磁力开创、女娲数字人、智能客服π等商业产品,和营销推荐大模型、出价推理大模型、Bidding推理大模型等垂直场景模型。
性价比更高的推理和思维能力的融入,相当于为产品调用这些大模型能力提供了一位负责拆解任务、细化要求的参谋官。能够进一步激活快手此前在AI领域的全链、全面布局。如今大模型推理能力进行的产品优化,已经发生在快手商业化产品的不同环节。
在商业私信产品中,快手在利用大模型分析用户历史咨询时提到过的风格、预算、尺寸等需求,推测用户的年龄、性别、消费能力、购买动机、风格偏好,实现对用户画像的调优。3月底,磁力开创接入DeepSeek能力,利用磁力开创的「DeepSeek写手」功能,客户输入对短视频广告脚本的诉求,就可以获得一个详细创作建议,更轻松输出高转化、好创意的脚本。
难能可贵的是,快手在AI与商业化的结合上秉承了一贯的务实态度,最终呈现给客户的是摸得到、用得到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太过超前,一时难以落地的先锋概念。
「快手AI布局是全面和全链的,有大语言模型、有文生图、文生视频等能力;同时是脚踏实地的,每天思考怎么样把AI能力赋给商家和客户,让他们能够把AI能力真实变成经营效率,真实变成经营背后能够赚到的钱。」王剑伟表示。
解决好三个老问题
这种务实的AI化态度,被王剑伟总结为很简单的一句话:「新方法攻克老问题」。过去四五年的时间里,快手商业化业务快速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业务的迭代始终围绕着品牌、商家在「内容生产、需求洞察、交易决策」需要更高效的老问题进行。通过AI能力建设,快手拿出了低门槛、确定性、高效率的新方案。
在内容生产环节,AIGC素材内容创作产品磁力开创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作为一站式视频创意生产平台,磁力开创不仅可以依靠可灵AI实现从创意到生成的智能化素材创作,还支持商家一键剪辑爆火视频同款、智能生成高质量脚本,进一步降低了商家创作高品质投放素材的门槛。
不仅如此,快手在内容生产环节对大模型能力的运用,已经从素材生成拓展到了整个内容生产、归纳反馈、优化改造的链路中。大模型会对高质量素材进行多模态理解和长思考归纳,拆解创作方法,据此生成结构化脚本和视频素材,在产出后根据反馈自主进行效果优化,形成了一个闭环。
在需求洞察环节,快手依靠大模型的推理和思维能力实现了全面分析归纳下的更精准匹配。在对人的理解层面,快手从理解人群画像/行为升级到理解用户购买意图和潜在需求;在对货的理解层面,快手从识别商品ID升级为全方面去理解商品的卖点与营销意图。
快手磁力引擎电商广告产品及流量产品业务负责人孔慧介绍了一个例子:一位用户购买了零糖酸奶,在原来的广告逻辑下,会判断这个用户喜欢更多食品、饮料类的产品。但在具备长链思考能力的大模型的分析中,会判断出客户是一个对健康食品、对健康生活有追求,且有一定的投资和付出能力的人,由此拓展出更丰富准确的商品推荐。
这让快手能够帮助商家更准确处理人与货的关系。在快手商业化算法负责人江鹏的介绍中,用户购买决策和商品营销意图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可以带来订单量的10%提升和新品消费的20%提升。
最终,素材的生成和需求的洞察,需要依靠高效、灵活的交易决策能力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广告投放和操盘已经进入非常复杂博弈的阶段。我们平台有30+投放目标,核心客户每天超过400的投放素材,组合决策的复杂程度远超过人脑可以决策的极限。」江鹏表示。
在快手,大模型支撑下的全站推广Agent、UAX全自动投放正在逐渐从辅助人进行决策,向代替人进行操盘演变。相比于人来操盘,Agent能够极大提升信息处理的上限,综合更全面的信息来推理广告潜在受众,择优选择素材和定向,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投放策略。
相对客户此前手动进行投放,快手在交易决策环节的效率有了大幅提升。自2024年初上线以来,UAX的客户渗透率已接近60%、投放冷启成功率提升了25%。聚焦电商经营的快手全站推广Agent帮助投放商家撬动了60%以上的自然GMV增长。升级到全站推广4.0后,快手电商全链路分发将升级为全链路独立agent,强化流量撬动。
带来更大的新可能
随着强化学习和COT(思维链)技术的持续融入,快手这些AI布局在商业化业务领域的能力、作用还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江鹏认为,大模型已经具备了战略思维能力。在帮助客户进行投放时,模型会自动思考是不是投放目标系数低,给出不同的决策选项,并且能够自动选择和验证方案,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
具体环节的持续AI化,大概率会催生出一个面向商家全生意链路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素材创意的自动生产,和更加简化的自动化投放。最终,这会指向一个Agent为核心的商业引擎,通过代理到代理的对接,形成一个更加智能的商业化链路,带来更大的期望空间。
这个未来的流程可能是,用户提出需求,大模型提供需求洞察支持,然后磁力开创进行素材创作,由全站推广Agent负责投放,形成一个人类监督下的Agent投放闭环。
快手也提到了内部做的一个尝试:由AI生成小说,再用AI做成短剧,然后再通过投流进行商业变现。
AI对商业经营领域的改造是持续性的,在当下,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环节已经获得了提升。快手的一个分销新客户通过智能投放系统克服了投手在投放出价、基建数量、调整效率上的经验不足,使得ROI提升了15%以上;玛氏借助女娲数字人直播,实现综合ROI超4.1,带来15%日常增量。
AI也已经在给快手商业生态的繁荣提供助力。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超20%至724亿,合作客户数同比增长50%以上。
就像朱啸虎所说,科技成熟带来技术平权之后,需要去思考相关工具的发展。快手已经在为此做准备。未来,一个更积极、更具实效的AI商业引擎,会成为快手持久繁荣的动力源,而AI的渗透程度也会成为衡量公司和业务未来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 END -
(举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