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普法,让出口企业不“踩雷”
2021-10-01 大众日报 第 5 版
本报莱州讯 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经理李雅文最近心情特别好,自通过海关高级认证(AEO)后,公司货物出口“一路绿灯”,通关更加快捷,发展活力更足。
“以往货物被抽中查验,生怕延误了船期,不能按期交货,影响企业信誉。”李雅文表示,海关多次开展“一对一”辅导,讲解信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指导企业对标完善管理制度,顺利通过了高级认证审核。获得了AEO这块“金字招牌”,不但降低了查验率和物流成本,还可以享受与中国签订AEO互认协议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关给予的通关便利,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新的“生产力”。
莱州海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2021年确定为“政策宣讲年”,把普法服务“沉”下去、为民助企“实”起来,突出关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部署,主动靠前思考,结合不同镇街产业发展特点确定普法重点。与此同时,把普法融入执法过程中,在申报、查检、行政处罚等海关监管各环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海关实际监管业务主动告知、答疑解惑、释法明理,提升企业规范守法内驱动力。
“出口装载机的企业需注意,外商经常会一并购买一些零配件,在办理原产地证书时,如果没有单独列明零件种类,会被国外海关退证,可能会导致订单亏损。”这是莱州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耿斌制作的原产地证业务小贴士,也是莱州海关“嵌入式”普法的一个缩影。
山东鲁工机械有限公司曾“踩雷”原产地退证,其外贸部负责人曲文欢说:“海关关员从源头上分析原因,提供政策法规指导,企业不仅加深了对原产地申报规则理解,在应对国外海关的贸易政策变化上也更有底气了。”
![](/assets/fa82bfba/2024/images/hotNews.png)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