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顺利推进 推动更多小商品走上“一带一路”大舞台
2021-03-18 安徽日报 第02版
本报讯(记者 郑莉)3月8日,在蚌埠国际集装箱码头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查验平台旁,一个满载货值194万元灯具、服装和工艺品的集装箱顺利通关。这批来自安徽蚌埠中恒商贸城的货物将通过公路运输至宁波口岸,随后通过海运运至伊拉克。至此,我省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据统计,自2020年11月17日首票“试单”顺利通关以来,我省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已完成13票报关出口,实现出口额1336万元。截至目前,市场已注册备案各类经营主体78家,其中报关行3家,外贸和货代公司5家,供货商68家,采购商2家。
据了解,安徽蚌埠中恒商贸城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省内首家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是全省唯一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已有经营户4000余户,创造就业2.2万人,带动就业3.5万人,市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市场采购贸易免征增值税、简化通关手续、创新结汇方式等政策优势,极大满足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小单化、小批量和多批次的外贸需求,我们将充分发挥蚌埠区位和交通优势,在‘合新欧’‘蚌西欧’等对外经贸往来通道的助力下,为周边地市和全省名优产品提供发展空间,引领全省及淮河流域名优商品融入国际市场。”蚌埠市商务外事局副局长张传强说。
蚌埠海关副关长郑娅表示:“蚌埠海关将全力保障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强化政策服务,细化服务举措,优化办事流程,简化监管程序,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让‘小商品’更好地走上‘大舞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